三十多年前,中国刚刚从毛的阴霾里走出来,中产阶级和政府达成了一个社会契约:你给我做生意的自由,我就不要求参政,你们愿意怎样就怎样。对于老百姓来说,这契约还有一个简化版本,那就是:只要我的收入不断提高,我就不给政府捣乱。在这个契约之下,人民放弃选举、监管政府的权力。政府为了实现其承诺,在这三十年来,一步一步地把原来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经济决定权放给老百姓,让老百姓自己作自己的经济决定,并且承担后果。这个政策极大地调动了老百姓的创造力,创造了中国三十年持续高速发展的经济奇迹。当然,因为没有人挑战政府的权力,政府的放权是部分的、不彻底的、不均衡的,所以是不合理的。不合理地把权利保留在自己手中,必定会导致政府内部腐败。结果,很多政策,例如政府卖房产不卖地产这种匪夷所思的政策,都可以拿到光天化日之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邓当年的想法,其实很简单。首先,他明确点名让胡接江的班,然后要求胡解决毛的问题。第二,邓在答香港记者问“一国两制50年不变,那50年以后怎么办?”邓当时的回答是:“50年以后,就没有一国两制这个问题了。”也就是说,他觉得,50年以后(2047年),中国的社会体制就会发展到与香港同样合理的状态,所以也就没必要再改变香港了。邓的这种设想,在97年提出来,是因为他看到了78年到97年这将近20年的发展后,对未来相当有信心,所以才制定了这样的发展蓝图(用句中央的说法)。
问题是邓走了以后,胡的权威立刻成了问题。首先,胡不是江的人,所以江胡交接不顺利,而且因为体制问题,胡上台的时候,下面都是江的人,浪费了巨大的精力来摆平。9年了,他是否摆平了这件事,还是见仁见智。照邓的想法,改革的下一步就是重新评价毛。他得安排就是在老一批人死后,由胡来处理这件事。但是,胡狼狈到自己出来说工作“千头万绪”,无法按照邓的设计,在他这一届解决重新评价毛这个问题。其实,重新评价毛这件事,只是一个表象。从根本上来说,胡的力量仅仅是维持现状,没有能力走出改革开放的下一步。所以,一切方针就是围绕着“稳定”进行。所谓“稳定”,换句话说,就是停止邓的改革开放。要知道,中国历史上,有过好几个几十年持续经济发展时期,如大唐盛世,大清盛世等,但是最终都因为社会体制问题,败落了。像美国这样的民主社会的好处就是不会遇到中国式的大败落。
这几年,当局把注意力放在GDP这个数据上,不管三七二十一,要保GDP。结果,政府的办法,不靠进一步改革、松绑,把社会搞得更合理,而是通过刺激过热板块(钢铁、水泥、建筑,和与之相关的银行等,加上各类国企)。这个政策的结果,就是过热的板块赚钱太容易;其它老老实实挣钱的板块,如出口制造,开始大幅降温。很多人把自己的出口生意卖掉,把钱投入这些过热板块中去。这样做的结果是加快过热板块的泡沫化,同时掏空其它板块。问题是,当这些过热板块的泡沫破了以后,当局立刻就会面临无法维持GDP的经济萧条。因为当局已经掏空了非过热板块,所以经济萧条带来的问题(包括就业问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解决(这些问题的苗头,我们已经看到了)。其次,因为目前政府将很多微观经济决策权重新收回自己的手中(这和改革开放是背道而驰的),所以到时候,政府将面临两难的局面(继续收权还是重新开始放权)。也就是说,过热板块的泡沫破了以后的萧条,会非常残酷。
改革开放的社会契约可以三十年不变,一方面因为中产阶级还很薄弱、很幼稚。在任何一个国家,中产阶级一定要有一定的数目,才会有实力。最近这十年来,经济发展真正使得很多人脱贫,进入了货真价实的中产阶级。其次,中产阶级通过自己作决定赚到了钱,开始对自己的决定能力有自信心。这一点,我可以在很多来美国访问的中国人身上看出来。虽然他们的很多想法和美国的现实相当地格格不入,但是他们做决定的那种自信心,是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的。中产阶级的数量,和他们的自信心,是最应该让当局害怕的一个事情。中国的每朝,开国之后,都要对军官进行大清洗,就是因为这些人数目太多,对于自己做决定太有自信心,威胁太祖的威信。中共的太祖在军队里搞大清洗,苏共的太祖也在军队里搞大清洗,道理一样。但是中产阶级的人数实在太多,不可能清洗得过来,这就是问题。
胡的办法就是求稳。他一方面,放开互联网,放开无线通讯,另一方面,通过技术进行过滤,通过网络评论员冲淡反对声音;一方面允许报道国外状况,另一方面,对国外报道进行精心加工,以求用国外真实的事实,来勾画一幅不真实的图画。这种可以欺人一时,不能欺人一世的政策,虽然现在很有效(导致目前中国人对美国的看法,和美国的现实状况相差很大),但是无论新华社那些勾画者的技巧如何高超,这个骗局是不可能长久地维持下去的。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识到,一个社会,并不是有了钱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的。例如,钱买不来爱情;钱买不来和谐的家庭;钱买不来尊严(想凭本事赚钱的人也一定要到各种各样的地方去作揖、磕头、行贿);钱买不来时间让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虽然理论上可以,但是从实际操作来说却不可能)。到头来,钱有了,周围的人都对自己的物质生活投来羡慕的目光,多数人也都对自己点头哈腰,可是不知为什么,一天到晚的生活还是不顺心,二奶再多也解决不了这个心理的阴霾。中国目前癌症肆虐,各种原因都有,环境、食品固然是一个问题,情绪压抑恐怕是另一个大问题(周恩来当年可能就是这样死于癌症的)。有意思的是,在郁闷之中,政府还要讲和谐,真是叫大家当了婊子(也就是目前的靠牺牲公正感得到钱的社会契约)以后,还要立贞节牌坊。政府可以维持这种状况,靠得就是这个三十年的社会契约。
目前政府在老百姓心中的可信度低得可怕。牛a奶b里c加d三e氯f氰g胺h毒i害j全k中l国m的n儿o童,绝大多数肇事者逍遥法外;四p川q地r震s揭t发出了大量的的豆腐渣工程,想追究的人不是被抓进监u狱,就是被关进精v神w病x院。日本核电站一出问题,立刻全国性地抢盐,归根结蒂就是老百姓不相信日本的核废料漂到中国以后中国政府会妥善处理这个问题。老百姓觉得到时候,政府还不是靠一撒谎二严打了事。
最后的问题就是这个:中国的这个三十年的社会契约还能维持几年?答案:不出10年。分析见下期。
(待续)
Tuesday, May 24, 2011
Wednesday, May 18, 2011
美国的反技术移民政策大见成效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从二战前后的犹太、德国移民,到后来的印度、中国移民,技术移民为美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现今美国政府的政策,是恨不能把这些懂得技术、科学的人,全数赶回他们的老家去,不让他们为美国作贡献。美其名曰,是不让他们抢走美国人手中的工作机会。
自从H-1B名额从2003联邦财政年度(指移民局在2002年4月1日开始接受的H-1B申请)的195,000降到2004年度的65,000以后,直至2008年,移民局65,000个H-1B名额,都是在每年4月1日爆满。2009年4月份,因为美国经济危机,移民局共收到45,000个申请;2010年4月份,移民局收到16,000个申请。今年4月份,移民局只收到8,000个申请。2009年的数字下降,可能还情有可原,因为2007年开始的经济危机,2009年还没有恢复。(即便如此,在经济危机的高峰,2008年的H-1B申请还是立刻爆满。)但是,在就业市场良好的2011年,H-1B申请数量继续下降,这就是一个问题。
对行业里的人来说,道理其实很简单。虽然美国国会一直不能通过新的移民法,但是美国行政当局屈从于各种政治压力,特别是奥巴马政府屈从于工会的压力,极力利用现有的移民法,歧视、阻挠技术移民。
首先,美国行政当局逐年在增加H-1B申请难度和费用。在20多年前,我们当年移民美国的时候,政府的费用只有一百多元,可以忽略不计,主要的费用,是$1,000左右的律师费。二十多年以后的今天,因为我们比较愿意帮助刚毕业的学生,我们律师事务所以$1,200的律师费受理H-1B案件。(如果我们不论那些以廉价取胜的律师,这个价位比正常市场价要低很多。)但是政府的费用,却已经根据公司状况不同,涨到$1,575,$2,325,或$4,325去了。而且,移民局肆意发出来冗长的补材料要求(RFE),迫使我们的客人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准备这些材料,然后还要付律师费以应对RFE。(有些律师事务所用风险分摊的办法,收$2,500律师费,包括RFE。据很多转到我们这里的客户反映,当这些律师事务所拿到RFE以后,他们的态度是对付过去了事,让客户去听天由命。所以,对于没有拿到RFE的客户来说,要他们付RFE的费用,对他们不公平。对于拿到RFE的客户来说,因为律师事务所不再赚钱,就对付人家,对他们不公平。这样做的结果对谁都不公平。)
其次,H-1B雇主需要付所谓的平均工资,这个平均工资,由劳工部制定。在失业率居高不下的这几年,这个平均工资,在很多行业,都逐年大幅增加。对于雇主来说,这些外国毕业生虽然前途无量,但是一开始总是没有经验,只能作比较低级的工作,所以要求雇主立刻付平均工资,本身就不合理。在失业率居高不下,劳工市场供过于求的这几年,劳工部大幅增加平均工资,不知安的是什么心。政府这样的政策,迫使公司把H-1B申请费,打到已经高不可攀的劳工部平均工资里面去。而且H-1B申请这笔费用,很可能因为受益人(外国人)换工作而竹篮子打水一场空。这对于公司来讲,无疑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在任何一个国家,公司只能顾及眼下的情况,因为公司要想挣钱,就一定有各种花费(购买原材料、进货等等);而且每一个老板心里都很清楚,他们随时面对下月的员工工资、房租、电费、水费、保险费等等。相对来说,国家就可以为了国家的未来从长计议。在美国,没有什么人站出来说移民对美国没有贡献。但是,一个有着300,000,000多人口的美国,一年放进来65,000个本科毕业生,就算放错了,又有什么损失?为什么和这些有着良好教育的孩子过不去?为什么和美国的长远未来过不去?为什么美国人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拿出来的答案是奥巴马?这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
自从H-1B名额从2003联邦财政年度(指移民局在2002年4月1日开始接受的H-1B申请)的195,000降到2004年度的65,000以后,直至2008年,移民局65,000个H-1B名额,都是在每年4月1日爆满。2009年4月份,因为美国经济危机,移民局共收到45,000个申请;2010年4月份,移民局收到16,000个申请。今年4月份,移民局只收到8,000个申请。2009年的数字下降,可能还情有可原,因为2007年开始的经济危机,2009年还没有恢复。(即便如此,在经济危机的高峰,2008年的H-1B申请还是立刻爆满。)但是,在就业市场良好的2011年,H-1B申请数量继续下降,这就是一个问题。
对行业里的人来说,道理其实很简单。虽然美国国会一直不能通过新的移民法,但是美国行政当局屈从于各种政治压力,特别是奥巴马政府屈从于工会的压力,极力利用现有的移民法,歧视、阻挠技术移民。
首先,美国行政当局逐年在增加H-1B申请难度和费用。在20多年前,我们当年移民美国的时候,政府的费用只有一百多元,可以忽略不计,主要的费用,是$1,000左右的律师费。二十多年以后的今天,因为我们比较愿意帮助刚毕业的学生,我们律师事务所以$1,200的律师费受理H-1B案件。(如果我们不论那些以廉价取胜的律师,这个价位比正常市场价要低很多。)但是政府的费用,却已经根据公司状况不同,涨到$1,575,$2,325,或$4,325去了。而且,移民局肆意发出来冗长的补材料要求(RFE),迫使我们的客人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准备这些材料,然后还要付律师费以应对RFE。(有些律师事务所用风险分摊的办法,收$2,500律师费,包括RFE。据很多转到我们这里的客户反映,当这些律师事务所拿到RFE以后,他们的态度是对付过去了事,让客户去听天由命。所以,对于没有拿到RFE的客户来说,要他们付RFE的费用,对他们不公平。对于拿到RFE的客户来说,因为律师事务所不再赚钱,就对付人家,对他们不公平。这样做的结果对谁都不公平。)
其次,H-1B雇主需要付所谓的平均工资,这个平均工资,由劳工部制定。在失业率居高不下的这几年,这个平均工资,在很多行业,都逐年大幅增加。对于雇主来说,这些外国毕业生虽然前途无量,但是一开始总是没有经验,只能作比较低级的工作,所以要求雇主立刻付平均工资,本身就不合理。在失业率居高不下,劳工市场供过于求的这几年,劳工部大幅增加平均工资,不知安的是什么心。政府这样的政策,迫使公司把H-1B申请费,打到已经高不可攀的劳工部平均工资里面去。而且H-1B申请这笔费用,很可能因为受益人(外国人)换工作而竹篮子打水一场空。这对于公司来讲,无疑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在任何一个国家,公司只能顾及眼下的情况,因为公司要想挣钱,就一定有各种花费(购买原材料、进货等等);而且每一个老板心里都很清楚,他们随时面对下月的员工工资、房租、电费、水费、保险费等等。相对来说,国家就可以为了国家的未来从长计议。在美国,没有什么人站出来说移民对美国没有贡献。但是,一个有着300,000,000多人口的美国,一年放进来65,000个本科毕业生,就算放错了,又有什么损失?为什么和这些有着良好教育的孩子过不去?为什么和美国的长远未来过不去?为什么美国人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拿出来的答案是奥巴马?这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
Tuesday, May 10, 2011
读韩寒乱译Draanen有感
韩寒近作《爱的代价》里有这么一段:
“在这个四月里,我看到的最佳的一部片子是罗伯•莱纳执导的《怦然心动》,和《战国》里一样,都是主角爱上了对方的眼睛,这部片子却感我至深——Some of us get dipped in flat, some in satin, some in gloss.... But every once in a while you find someone who's iridescent, and when you do, nothing will ever compare----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世人万千种,浮云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这里,flat显然被翻译成高楼,大概是因为英国人把大楼里的单元公寓称作flat。但是,即便真的这么翻译,也应该翻译成“有人住公寓”。
Satin被翻译成“锈”(应该是“绣”)。译者的意思应该是“有人身着绸缎”。
Gloss被译作“光万丈”。不知道这如何能与住公寓和穿衣服相提并论。
深沟似乎是译者臆创(翻译一大忌也)。不知道是不是dip in做得怪。实际上,dip in是到什么里“蘸”的意思。不是“掉进去”的意思。译者不知有没有自问:怎么到公寓里去蘸一蘸?怎么到绸缎里去蘸一蘸?
而且,译者把Draanen的次序给改了,不知是何居心?
胡乱翻译到这里,译者自然下不来台了,为了下台,就只好脱离原文,胡说八道,即:“世人万千种,浮云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这里,iridescent被译作了“彩虹”。
不懂英文的人,看了中文以后,不一头雾水才怪。难道外国人说话都是这么莫名其妙,make no sense?然后这些昏话还被引来引去?难道Rob Reiner是个糊涂蛋?
韩寒显然自己没有搞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否则不会这样翻译,或引用别人的翻译。是玩深沉?还是故作高雅?
在这句话里,flat, satin, gloss, iridescent都是表面涂层的颜色,flat是最没有光彩的漆,iridescent是比较发亮的漆。实际上,还有fluorescent更有光彩,但是这个词不好听,所以Draanen没有用。“Dip in”指的是上色的过程。Draanen用工业上的表面涂层,来比喻人的才干,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有些人被涂上不亮漆,有些人被涂上半亮漆,有些人被涂上亮漆,但是,每过一段时间,你就会遇到一个上了闪光漆的人。你见到他以后,天下不会有什么东西可以与之相比 ...
这句话的意境,简单,明了。只要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混,总会遇见这样的有光彩的人。你见到他以后,这个世界对你来说,就和以前完全不同了。就这个现象,我还听到过另外一种说法,当你和这样的人一起工作的时候,就会明白,这些人是太阳,你是月亮,你放出来的光芒,原本都来自这个太阳。Draanen的这句话,清晰地描述了这种感觉。韩寒的翻译,完全地没有体现这层意思。
逻辑思维强的朋友,不要要求我解释“每过一段时间”和“永远”(问题:再过一段时间,再见到这样一个上了闪光漆的人,你是不是会再ever一回?),Draanen的原文如此。他这么写,也是为了强调这种感觉。
不知韩寒是不是译者。无论如何,翻译难,难于上青天呀。
“在这个四月里,我看到的最佳的一部片子是罗伯•莱纳执导的《怦然心动》,和《战国》里一样,都是主角爱上了对方的眼睛,这部片子却感我至深——Some of us get dipped in flat, some in satin, some in gloss.... But every once in a while you find someone who's iridescent, and when you do, nothing will ever compare----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世人万千种,浮云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这里,flat显然被翻译成高楼,大概是因为英国人把大楼里的单元公寓称作flat。但是,即便真的这么翻译,也应该翻译成“有人住公寓”。
Satin被翻译成“锈”(应该是“绣”)。译者的意思应该是“有人身着绸缎”。
Gloss被译作“光万丈”。不知道这如何能与住公寓和穿衣服相提并论。
深沟似乎是译者臆创(翻译一大忌也)。不知道是不是dip in做得怪。实际上,dip in是到什么里“蘸”的意思。不是“掉进去”的意思。译者不知有没有自问:怎么到公寓里去蘸一蘸?怎么到绸缎里去蘸一蘸?
而且,译者把Draanen的次序给改了,不知是何居心?
胡乱翻译到这里,译者自然下不来台了,为了下台,就只好脱离原文,胡说八道,即:“世人万千种,浮云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这里,iridescent被译作了“彩虹”。
不懂英文的人,看了中文以后,不一头雾水才怪。难道外国人说话都是这么莫名其妙,make no sense?然后这些昏话还被引来引去?难道Rob Reiner是个糊涂蛋?
韩寒显然自己没有搞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否则不会这样翻译,或引用别人的翻译。是玩深沉?还是故作高雅?
在这句话里,flat, satin, gloss, iridescent都是表面涂层的颜色,flat是最没有光彩的漆,iridescent是比较发亮的漆。实际上,还有fluorescent更有光彩,但是这个词不好听,所以Draanen没有用。“Dip in”指的是上色的过程。Draanen用工业上的表面涂层,来比喻人的才干,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有些人被涂上不亮漆,有些人被涂上半亮漆,有些人被涂上亮漆,但是,每过一段时间,你就会遇到一个上了闪光漆的人。你见到他以后,天下不会有什么东西可以与之相比 ...
这句话的意境,简单,明了。只要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混,总会遇见这样的有光彩的人。你见到他以后,这个世界对你来说,就和以前完全不同了。就这个现象,我还听到过另外一种说法,当你和这样的人一起工作的时候,就会明白,这些人是太阳,你是月亮,你放出来的光芒,原本都来自这个太阳。Draanen的这句话,清晰地描述了这种感觉。韩寒的翻译,完全地没有体现这层意思。
逻辑思维强的朋友,不要要求我解释“每过一段时间”和“永远”(问题:再过一段时间,再见到这样一个上了闪光漆的人,你是不是会再ever一回?),Draanen的原文如此。他这么写,也是为了强调这种感觉。
不知韩寒是不是译者。无论如何,翻译难,难于上青天呀。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