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我们带孩子们去Disneyland。在等Fantasmic(多媒体表演)的时候,遇到大约一百个日本中学生,坐在我们后面。这些学生挤坐在两张从Home Depot买来的大塑料布上,节目完了他们就把这个布扔掉了。
带队的是一个讲日语的白人。他穿着鞋子,在这两块塑料布边上走来走去,为这些学生拍照。踩到我们毯子上时,用中文来了一句“对不起”。忙完了,就坐在我们后面,开始逗我们的两个小孩。这两个小家伙一开始不想和他搭讪。他也有办法,从相机包里掏出两个sticker,一人一个。这样,两个小家伙就立刻被他收买了。我们也就聊了起来。
他从1980到1981在南京大学教英语。然后主要呆在台北,学得一口流利的中文。然后,他到日本教英语。现在在仙台这个中学当副校长。当我问他仙台在哪儿,他说:“就是鲁迅呆的那个。”我太太听到他在日本当中学当副校长,吃了一惊。他见况甩来一句:“你不信?”把中国文化吃得那么透的白人,还很少见到。
也可能是我过时了,他竟然拿着一个EOS开头的Nikon为这些中学生照相。我在日本时,见到所有的中学生都拿着G字头的Nikon,和美国一点都不一样。
和我相比,这位副校长作了个反方向的移民。我是从东方到西方,他是西方到东方。每当见到这样情况的时候,我就会有一种买卖股票时的感触,我们两个人很可能是一个对一个错,那我是不是搞错了呢?
我留在美国的决定,是在一团混乱中作出来的,当时很难说有什么全盘的考虑。和我的清华同班同学比,我来美国是一个怪招。等我从大学里出来,决定是否以美国为家的时候,他们倒是大批地往美国跑。
我定居美国这个决定是近二十年以前作的,而且作了这个决定以后,不论是在得意的时候,还是在一筹莫展的年代,一直没有反悔过。今天,有了hindsight,那我应该可以想清楚,为什么在最困难的时候都不想海龟?
最直接的解释方式,可以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来概括。《桃花源记》很短,里面也没有什么艰深的道理,所以全文被引入语文教材,给我的印象一直很深。
刚来美国的那几年,在大学里面,看不到美国社会的真面目。教授们的看法是:只有不够格的人才会被大学系统淘汰,而进入社会。只有很少的机会接触实际社会。幸运的是,我还是有意识地花了很多时间与精力去学习、了解美国的语言、文化。我日后在美国生活,从中获益良多。
我最喜爱美国的,要算美国人“怡然自乐”这一点。离开大学,进入社会,就深深地领会到在美国,只要有耐心花时间学一门本事,肯从底层做起,人人都可以过上“怡然自乐”的生活。在大学里,论资排辈,感觉不到本事的作用。在社会里,只要有本事,什么都不怕。
有趣地是,从别的方面来看,美国和陶渊明的描述也非常近似。首先,美国的确“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而且作为世界粮仓,“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至于“阡陌交通”,自然是有点过时,但是就交通之发达而言,美国无疑是第一流的。至于“鸡犬相闻”,美国的人烟稠密自然不如中国,但是现代观念,并不把人烟稠密认作好事。中国经济实力,从总体上说,名列世界第三,但人均却屈居世界第一百多位,足见人烟稠密的两面性。美国人穿衣服比外国明显随便,衣服的设计也比欧洲、亚洲简单。在这一点,我觉得衣着简单,更胜于“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我最要提到的,就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在美国有句话:“美国是老年人和儿童的天堂,成年人的战场。”陶渊明说的黄发指的是老人,垂髫指儿童。所说的就是美国的现状。至于中国,儿童为了考试,每天要恶补到半夜。老年人因为没有什么用处了,变成“弱势群体”,没人愿意搭理。定居美国的很多人,不愿意海龟,就是不愿意让孩子去受那样的罪。
我没有问这位一身红打扮的副校长为什么在中文造诣已经如此有成的情况下转去日本发展。因为没有找他要名片,所以无从询问。他会不会是先迷上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然后发现中国的现实不是那样的,才退而求其次,去了日本,无从所知。
无论如何,我每次回美国,都有一种神经放松,“豁然开朗”的感觉。在一连串的海关官员“Welcome home, sir”的迎接下,真有回家的感觉。可能是“有人情处是故乡”吧。那天我们在Disneyland还遇到了一位从大连来的搞了一辈子教育的人,他先问我们是哪里来的,我对他说我们是当地的。聊了一会儿,他就感慨道:“中国的人才都在美国。”
看来,定居美国这个决定没有错。
附:陶渊明《桃花源记》全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