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October 4, 2010

教育杂谈三:什么是教育

很多人觉得教育是学校的事;即便觉得教育是家长的事,他们觉得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从上小学开始。也就是说,在孩子被学校以分数来衡量其学习成绩以前,很多家长觉得教育不是一个问题。

以前美国有人曾经写过一本畅销书,他说一个人真正需要知道的东西,在幼儿园已经全部学到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一个家长可以真正“教”孩子的东西,到了孩子上小学的时候,基本上已经完成了。上学后的孩子,家长就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开始自我发现,自我发掘,自我发展,因为到这个时候,孩子的心理已经不再是一块海绵,无条件地吸收外界。他们已经开始有判断能力。所以家长也就需要让他们用他们自己的判断能力,自发的热情和动力来发现、发掘、发展他们自己。

要想教育好孩子,就要搞清楚教育是什么。从根本上来说,教育就是让孩子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直到他们尝到甜头,能够用自发的热情来做这个事情;或者改变孩子现在做事的方法,直到孩子完全意识到新做法的益处,主动地用改用新的办法来做事。当孩子走在正路上的时候,家长不必再教育什么,做好参谋和助理的工作就行了。

那么,如何才能改变孩子呢?简单地说,有效的教育一定要依靠一个清晰、明确的快速反馈系统。当孩子把一件事情做得很好的时候(如主动观察、描述事物),家长需要迅速给孩子一个正反馈;相反,如果孩子干了不该干的事情的时候(如在过马路的时候不看车就猛冲乱撞),家长需要迅速给孩子一个负反馈。这个反馈系统,只要足够快,足够强烈,在孩子们还是一张白纸的时候,或者是孩子走歪路走得还不远的时候,很容易改正不好的习惯,建立起良好的习惯。

当年,我们一群孩子在北京的一个研究机构大院里长大,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些父母双方都是研究人员的孩子,学习比较好。相比之下,那些父母中只有一方是研究人员的家庭,尽管孩子受到更加周密、细致的照顾,他们的学习却不如双研家庭里出来的孩子。(当时任何家庭都没有保姆。)一般来说,研究人员平常没时间,做起事情来都很讲效率。而那些非研究人员,当时都被安插在机关里,做一些很轻松的事务性工作。结果这些人就没有很强的时间观念,和家庭妇女差不多。她们虽然有更多的时间来督促孩子学习,但是他们的懒散习惯,对孩子产生的负面影响,显然超过了正面影响。所以,照顾得细致入微,应该远远没有正确地引导孩子、建立起好习惯重要。

今天在美国,生活不易,所以多数家庭是双职工。但是,不幸的是生了孩子,除非父母来美国帮忙,多数都雇保姆来看孩子。保姆的问题,更甚于我们当年大院里的非研妈妈。除了她们没有在美国获得专业工作的能力外,他们还活得极其不自在、不高兴。你在大街上,就可以看到一家人,父母还算高高兴兴,但是小推车里的孩子,却和推车的保姆一样愁眉不展,而且这些孩子常常面黄肌瘦。当孩子还是一张白纸的时候,如果完全交给保姆管,就会有这个问题:首先,保姆将他们那种对生活消极的情绪带给了孩子;其次,保姆会把他们的坏习惯(例如在家长面前一套,背后一套;做事表面文章,糊弄家长;生活懒散,一天到晚看电视;做事没有原则)也传染给孩子。

对于保姆来说,她们最不能做的,就是训练孩子的独立能力,因为那些心中不想教育的家长,看到保姆在孩子哭的时候把孩子扔在一旁不管,是会觉得保姆不尽责的。所以为了显示自己尽责,孩子一哭,保姆立刻就回去抱孩子。孩子一哭就抱,等同于鼓励孩子用哭来达到目的,时间长了,孩子行为上变得爱耍赖,心理上变得爱自怜,同时产生对保姆的心理依赖。表现就是孩子没了保姆就又哭又闹,家长自然也就把这个现象翻译成这个孩子跟这个保姆真亲,这个保姆好。

保姆带小孩,最大的问题是她们没有想过如何教育孩子, 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习惯。很多保姆自己也是做事毫无章法,当她们在应对各种事情的时候,所作的决定随机性很大。保姆的反应一复杂(例如她们让羡慕或嫉妒操纵她们的决定),随机性一大(例如保姆想发无名火),依赖反馈系统的孩子就糊涂了。这样,即便家长给了孩子正确的反馈信号,孩子恐怕也不会做出响应了。而且保姆往往不对孩子解释她们做各种反应的理由,所以孩子很难搞明白保姆在根据什么作决定。除此之外,如果孩子还看着保姆在家长面前低眉顺眼,在孩子面前横眉立目,那孩子就彻底搞不懂这个世界是怎么一回事了。

但是,孩子总还要成长,其结果就是孩子照着保姆的样子,做事没有章法(也就是不依据正确的逻辑和道理来作决定)。这样长大的孩子,很容易消极,不快乐,对自己和他人没信心。我上面说的是保姆主观上想好好干,想尽心尽力,但无法避免她们的天性带来的问题。换句话说,即使保姆想尽心尽力地带孩子,不由自主地,保姆还是会把她们做事的坏习惯,对生活的消极态度等等传给孩子,使得她们带的孩子在品性上更像是她们的孩子(因为只有她们在有效地影响孩子)。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保姆的时间观念往往不强,结果会给孩子带来很坏的影响。一个人没有时间观念,干起事情来不可能有效率,在这个世界上,就会被人看不起。这样的孩子将来走向社会,就会遇到一个很大的问题。当年我在富士胶卷工作的时候,就注意到,每次我去见总裁,他都会在我走进他房间的那一刻看表。看到我几乎是踩着约好的那一秒进去的,他脸上就会洋溢出一种欣赏的表情。从某种程度上说,他这是在考核我的婴儿教育。反过来,如果我的时间观念不强,他就很可能不会做我的fans(粉丝的音译),从而在公司给我尽可能大的空间来实现自己的想法。

再举一个例子:今天的孩子,人人有饭吃的。但是为什么那么多孩子面黄肌瘦、面无表情,而另外一些孩子却红光满面、精力充沛、神气活现呢?这个问题的根本是有些孩子有吃饭的问题,另一些没有这个问题。吃饭问题显示在几个方面,第一是不挑食,第二是饮食结构合理,第三是吃饭的时候能够吃足量。惯孩子恐怕是造成不佳饮食习惯的根源。在婴儿期,孩子吃婴儿食品。有些中国父母,自己去品尝那些婴儿食品,觉得婴儿食品一没味道,二发腥。他们就觉得给孩子吃这些东西是委屈了孩子,所以就给婴儿做大人饭吃。当然,孩子一旦养成口味,是绝对再也不会回去吃婴儿食品的了。但是,婴儿身体用不到多少盐分、糖分,给他们多余的盐、糖对他们只有害处。有一次,我们在外面给孩子吃婴儿食品,有一对中国老人就走过来,非常和善地问:你们有没有吃过这些婴儿食品?很恶心的。我们就笑着说,吃过,但是这种食品对孩子有好处。这对中国老人就对我们现身说法,说他们做得多么多么好吃。孩子多么喜欢吃等等。但是,我们看了看他们推着的那个孩子,和我们的孩子一比较,就很容易辨别出来他们惯孩子的结果:他们推的那个孩子,就属于面黄肌瘦的那种。(当然我们没好意思指明这一点。)

从理论上来说,孩子的饮食,如果单凭孩子的味觉来决定的话,那么孩子的营养就一定会有问题,因为今天的垃圾食品,包括各类快餐、工厂制成品、冰淇淋、巧克力,都比健康食品含更加高的糖分,盐分,孩子不仅更喜欢吃,而且还会上瘾。如果一味满足孩子对这种口味的要求,就会影响他们的正常三餐。也就是说,如果家长在饮食方面完全顺着孩子,孩子就不可能有健康的身体。

世界上的很多乐趣,是要先吃苦,后收获的。没有付出,就不会有获得。一切听孩子的,那孩子就很难享受到这类乐趣。我女儿四岁的时候,和我们一起爬山,有一次,我们在Joshua Tree国家公园去看Hidden Oasis,来回走了8英里山路(约13公里,即使对大人来说也是艰苦的挑战)。快回到停车场的时候,她因为要和她哥哥比赛,一路小跑,看到的人就问:你走到头了吗?她就正色地、气喘嘘嘘地说:这条路太远了,你们见到一英里标记的时候,就要折回头,否则天黑前回不来的。听的人都笑死了。她率先回到停车场时的那种神气活现,飒爽英姿,不是呆在家里可以培养出来的。只要孩子尝到乐趣,都是愿意付出的,不必督促。我一说:“Want to go hiking?”这些孩子总是立刻就跳起来说:“Yes!”没有一次说不的,就连他们在生病的时候,都会说“Yes.”

良好的反馈系统,除了可以建立起一个良性循环,把孩子领上正路,还会给孩子一个边界概念。这个边界不可跨越;但是边界之内是孩子的自由。在清晰定义的边界内,孩子可以充分发挥自我。反之,如果孩子被恶性循环控制,被惯坏了,那么孩子就会很消极,对什么都说不。我就见过被惯坏的孩子,在迪斯尼乐园里面还要怨这怨那,一会叫热,一会叫晒,一会又叫累。这样的孩子,如何能够开始一个快乐人生?问题是,这些孩子的家长,往往以为惯孩子就是爱孩子。要知道,爷爷奶奶惯孩子也就罢了,父母的职责一定是教育。

回到《教育杂谈二:教育最关键的时刻》里谈到的时机问题,解决孩子的问题,越早越好。越晚,孩子就会在邪路上走得越远,改起来也就越加困难。但是,无论多晚,总比以后再说来得要早。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家长要明白这个反馈系统的机制,并且熟练掌握这个反馈系统,以传达简单明了的信息给孩子。一旦意识到孩子有问题,就要迅速根据孩子的问题,制定一套应对方针,然后不折不扣地贯彻。不能一遇到困难,就被懒散之心操纵,来个“以后再说吧”,而放任孩子在错误的方向上越走越远。

(待续)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