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y 10, 2011

读韩寒乱译Draanen有感

韩寒近作《爱的代价》里有这么一段:

“在这个四月里,我看到的最佳的一部片子是罗伯•莱纳执导的《怦然心动》,和《战国》里一样,都是主角爱上了对方的眼睛,这部片子却感我至深——Some of us get dipped in flat, some in satin, some in gloss.... But every once in a while you find someone who's iridescent, and when you do, nothing will ever compare----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世人万千种,浮云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这里,flat显然被翻译成高楼,大概是因为英国人把大楼里的单元公寓称作flat。但是,即便真的这么翻译,也应该翻译成“有人住公寓”。

Satin被翻译成“锈”(应该是“绣”)。译者的意思应该是“有人身着绸缎”。

Gloss被译作“光万丈”。不知道这如何能与住公寓和穿衣服相提并论。

深沟似乎是译者臆创(翻译一大忌也)。不知道是不是dip in做得怪。实际上,dip in是到什么里“蘸”的意思。不是“掉进去”的意思。译者不知有没有自问:怎么到公寓里去蘸一蘸?怎么到绸缎里去蘸一蘸?

而且,译者把Draanen的次序给改了,不知是何居心?

胡乱翻译到这里,译者自然下不来台了,为了下台,就只好脱离原文,胡说八道,即:“世人万千种,浮云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这里,iridescent被译作了“彩虹”。

不懂英文的人,看了中文以后,不一头雾水才怪。难道外国人说话都是这么莫名其妙,make no sense?然后这些昏话还被引来引去?难道Rob Reiner是个糊涂蛋?

韩寒显然自己没有搞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否则不会这样翻译,或引用别人的翻译。是玩深沉?还是故作高雅?

在这句话里,flat, satin, gloss, iridescent都是表面涂层的颜色,flat是最没有光彩的漆,iridescent是比较发亮的漆。实际上,还有fluorescent更有光彩,但是这个词不好听,所以Draanen没有用。“Dip in”指的是上色的过程。Draanen用工业上的表面涂层,来比喻人的才干,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有些人被涂上不亮漆,有些人被涂上半亮漆,有些人被涂上亮漆,但是,每过一段时间,你就会遇到一个上了闪光漆的人。你见到他以后,天下不会有什么东西可以与之相比 ...

这句话的意境,简单,明了。只要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混,总会遇见这样的有光彩的人。你见到他以后,这个世界对你来说,就和以前完全不同了。就这个现象,我还听到过另外一种说法,当你和这样的人一起工作的时候,就会明白,这些人是太阳,你是月亮,你放出来的光芒,原本都来自这个太阳。Draanen的这句话,清晰地描述了这种感觉。韩寒的翻译,完全地没有体现这层意思。

逻辑思维强的朋友,不要要求我解释“每过一段时间”和“永远”(问题:再过一段时间,再见到这样一个上了闪光漆的人,你是不是会再ever一回?),Draanen的原文如此。他这么写,也是为了强调这种感觉。

不知韩寒是不是译者。无论如何,翻译难,难于上青天呀。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