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September 14, 2010

西班牙印象(三)--中国人在西班牙,中国企业走向世界

每去一个国家,都想看看中国人在那里的情况。总的来讲,那里的中国人依靠西班牙人工作的慢节奏,干得都不错。西班牙人的生活、工作节奏,和美国人比起来,的确要慢很多。例如,西班牙人有个在街边坐坐,来上一杯的习惯。很多餐馆,都有露天座位。晚上六、七点钟,这些座位上坐满了人,人人面前都只有一杯饮料和小吃,没有食品(因为还没到晚饭时间)。这种场景,在美国是看不到的。

西班牙的商店不少从早上十点开到下午两点,然后就会关门到五点。晚上再从五点开到七、八点钟。例如,我们旅馆楼下有一个旧书书店。我一直想去看看,但是总是时间上不巧。有两次见到它的门是开着的,但是都因为我们急着去个什么地方,没有时间进去翻书(翻书需要很多时间)。而我有时间的时候,它都关着。西班牙人夏天出门度假,就在商店门口贴个纸条,说本月因为度假歇业一个月。这种情况,在西班牙很普遍。很多旅游地点,如博物馆、缆车等,都有一周休息一天的事情。(我们看到这种场景就想,一个国家失业率那么高,为什么不利用这些就业机会?答案恐怕是官僚制度。)西班牙人的懒散,给当地的中国人带来了商机。例如,中国人在西班牙开了很多食品小商场(supermercado),甚至有些就开在大商场(如El Corte Inglés或Carrefour)的边上。(西班牙的有些El Corte Inglés是有食品部的。)这些大商场十点钟关门,中国人的小商场就开到半夜。一方面,从十点到半夜他们垄断;另一方面,西班牙人不像美国人那样一买就买很多东西,他们有时会因为中国人的小店近几步,而不会去大超市。

另外,我们见到很多中国人在西班牙开的批发公司。这些批发公司把中国制造的小商品拿来批发,一条街上,可以有很多家这样的公司。我们选了几家进去看看,似乎他们都没有生存问题。这种公司,在美国是不可能存活下来的。我们在西班牙的时候,也和几个这样的公司老板聊过天,总的感觉就是他们比美国的这一批所受的教育水平低一些,而且他们的商业模式在美国是行不通的(因为美国大家睡觉早,大商店关门晚,而且大家习惯于大量购物)。我们见到一个中国南方过去的人,在巴塞罗那呆了六年以后自己就自己开了个supermercado,然后把女儿也接去了。我们去的时候,他和他女儿管着这个店。在孩子们上厕所、吃水果的一段时间里,我见到不停地有人来买东西。但是他们父女俩和这些西班牙顾客的交流都十分有限。过了一会,街对面的另外一个中国老板过来串门,谈到西班牙人赊账不还的事,大家笑了一回。讲了没几分钟,那人就说他要去管他的店了,就回去了。

中国目前面临一个大企业全球化的问题。很多大企业深知,不全球化,只局限在中国,风险就太大。但是他们出来“闯世界”的业绩总是不理想。这里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中国公司对海外文化了解不够深的问题,因此成功的案例非常少。要知道,市场的基础是文化。不了解文化,不可能真正地了解市场,无论是劳工市场,商品市场,还是金融市场。“闯世界”还有闯美、闯欧和闯日的区别,而且即便今天欧洲已经有了欧元区,欧元区内部各国的分离性还是很高的。而且很多欧洲国家不讲英语,这就给只讲英语的中国企业人员带来很大问题。比较了解欧洲的人知道,在欧洲,如果不讲当地语言,一个人不可能真正地了解一个国家。

撇开语言问题,了解一个国家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英国和美国做过生意的人都知道,英国和美国市场相差很大。(有人就开过玩笑:英国和美国是被同一种语言给分割开的两个国家。)开发海外市场的成败,依赖于在美、欧、日本这些发达国家成功。而对当地文化、人民心理的了解,恐怕是中国公司“闯世界”的最大障碍。你不了解对方,就无法做到“知己知彼”,不能“知己知彼”,运作起来就会有很大问题。

在这点上,美国就有很大优势。每年,美国有大量孩子到欧洲去玩。我们这次就见到很多美国父母带着孩子,或者美国年轻人自己结伴到欧洲去玩。因为他们操美国腔,一见到,自然有一些乡音共鸣。免不了搭讪几句。美国公司去欧洲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靠这些人。这个群众基础,对于美国公司在欧洲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性。

相对之下,中国人在西班牙的旅游,因为有旅游团这层隔阂,就事倍功半。有意思的是很多在美国的中国人,去欧洲都要跟着旅游团去“到此一游”。照道理说,来美国的这批中国人,是敢闯的一批。为什么去欧洲玩,就不发挥发挥我们这个敢闯的优秀品质。虽然旅游团很便宜,但是三、四个人一起游,就不那么便宜了。而且,如果你真的想在西班牙省钱,五、六十欧元,就可以住上不错的旅馆。这样一比,旅游团就不那么便宜了。我们在西班牙还遇到过几个台湾女孩自己结伴出来玩的,这帮女生竟是从乌干达过来的,真是让人佩服。

中国公司出来闯世界,经常靠海归。其实这是一个错误,因为海归大都是在海外混不下去了的,或者和当地文化格格不入,才回中国去的。真正适应、喜爱当地文化的人,都留下来了。认真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里面还是一个素质问题。例如,唐骏在微软(美国)呆不下去,很可能是因为他不能坐下来认真做事,而在美国不能靠忽悠吃饭,这才把他给逼回中国去了。当年锦涛同志来美国,在美国找翻译,就是认识到了这个问题。

不少中国公司依靠购买美国公司“闯世界”。他们在购买美欧公司后,往往全盘使用外国公司的原来管理层,不像一般公司并购之后,会作一些调整(从最低意义上说,并购是一个难得的解决一个公司内部固有问题机会,失去了这个机会,就等于将这些原来公司的固有问题,变成新公司的固有问题)。所有这些,都反映中国公司走向世界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和欧美自己的做法,有很大差距。这种差距,对于买到手的公司的竞争力,会有一个致命的影响(美国人自己买公司的时候不会错失这个机会)。公司并购,本身就有一个经济学中的所谓知识不对称的问题(很小的知识不对称会带来很大的损失,这是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课题)。这个问题,对于缺乏对欧美文化了解的中国公司来说,会将这个公司放到一个更加不利的地位。要知道,美国公司之间并购,也是失败多,成功少。中国公司想利用并购走向世界,完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这方面,如果中国公司不依靠当地发展起来的华人力量,很难不重蹈日本人当年来美国收购公司的覆辙。

想想我们这批八十年代来美国的中国人,有不少已经事业有成。他们依靠着自己的闯劲,很多人已经在美国闯开了一片天地。虽然这批人手里的公司规模通常比较小,国内的大公司常常看不起他们,但是这批人通过打拼得来的,而且了解美国社会(否则他们不可能在美国打开一片天地)。在我的业务范围内,了解很多这样的人。有些中国大公司似乎看不起这些中国人开的小公司,而愿意直接和美国大公司合作,然后就遇到上面说的问题。我觉得,中国公司不意识到这批在美国成功创业的中国人的价值,是一个很不幸的事情。没有这个桥梁,合作就势必会有交流、理解上的问题;而这个缺乏交流、理解,无论从错失时机,还是因为知识不对称吃亏方面,日后都可能让中国公司失去机会或者造成损失。

这里我倒不是说来美国投资一定赚不到钱。美国的被动投资参照反馈值(benchmark)一直是9%。也就是说,中国公司来美国作业,当所有参与人员拿美国的正常工资后,公司的回报,如果有9%,就等于打了个平手。如果所有参与人员按美国标准拿工资后,公司的回报低于9%,那对于股东来说,还不如直接进行被动投资。美国的企业管理家工资非常高,就是这个原因(他们要超出这个benchmark)。

八十年代来美,目前身居欧美的这些成功企业家,对于国内企业来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财富。我觉得目前国内公司(特别是大公司)在很大程度上,没有认识到这批人的价值。倒是一些比较小的公司,在有意识地利用这个资源。(我的一些客户在这方面就很成功。)试想,这批人目前有自己的事情,而且正处于年富力强的年岁。即便从全世界的角度讲,这批人恐怕是最有资格被称为“世界公民”的一个群体。当然,他们自己有自己的企业,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一套生存之术,不少人对趟国内的这塘浑水不那么感兴趣。相比而言,那些在美国没有达到这个意境的人,却会削减脑袋,去国内兜售自己。我觉得,国内公司最需要的是冲破这层窗户纸。如果利用在美国大公司的打工仔,一定要认定,这是一个有P&L职责的打工仔(P&L = profit and loss)。否则,只在大公司当过小职员,公司的一些事情,是不会和他们商量的。他们知道的,充其量,无非是闲言碎语、道听途说而已,对于国内公司不会有什么指导意义。

总的来讲,我觉得国内的公司来美国找人才,需要像投资那样的反向思维:越找上门的,越没有什么用。在确定人选以后,要拿出点刘备三顾茅庐的精神出来,这样中国公司走向世界,才可能“知己知彼”,然后才可能谈得上“百战不殆”。

无论如何,对于中国公司的老板(一帮已经不在挣饭钱的人)来说,闯世界是一个极其有意思的事情。搞好了,不光可以分散国内作业的风险,而且对于自身来讲,也会有一个极大的充实。人生在世,没有多少事情(包括金钱和二奶 —— 其实金钱和二奶在很大程度上满足的是虚荣)可以让人真正地获得满足感。能够从一个更高的高度来看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全文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