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October 17, 2010

教育杂谈五:如何帮助孩子学习

学习有两种,一种是自我驱动的(即孩子自主、自动地学习),另一种是被逼的(即被别人逼着学习)。只有第一种(主动)学习有真正意义。最好的办法,是身教,而不是言教。也就是说,家长要充分利用孩子的模仿天性,以身作则,这样孩子就会照葫芦画瓢。以前有一段时间,我天天弹钢琴,但是最近比较忙,弹得就不多了。但是,孩子没事的时候,却会去弹。他们这种通过实践摸索音乐的方式,看起来的确很有意思。这样做有很多好处:第一,孩子会慢慢习惯自己发展自己的爱好;第二,通过自己的爱好,孩子们可以亲身尝到“知识就是力量”的味道;第三,孩子们会领会,天下的事情,没有哪一个是简单的。一定要有付出,才会有收获(即乐趣)。

举另外一个例子,很多家庭都在孩子上大学以前带孩子去欧洲玩过至少一次。不少家庭每过一两年就会到欧洲去一趟。但是,不同的玩欧洲的方式,会给孩子带来截然不同的影响。简单地说,有两种玩法。一、我们可以随团旅游,8天走11个国家;二、我们可以10天呆在同一个城市。西欧国家,从意大利、西班牙、上行到法国、德国等,各个国家有自己的语言与风俗。如果快速旅游,孩子们就会走马观花,体验不到文化。另外,随团旅游(或者游轮旅游)的弊病是他们总把你带到旅游景点。这些旅游景点往往充斥着游客,那里的当地人都想卖纪念品给游客。有些游轮甚至把你带到游轮公司开发出来的海滩,那里只有游轮带来的人和游轮公司的雇员。这种游法,一个人可以漫游全世界,但是什么文化都看不到。

我们在外面旅游的时候,经常故意避开旅游景点。即便去,也是点到即止。旅游景点只有大量的旅游巴士,一大群垃圾贩子(他们自己把那些垃圾称为旅游纪念品),加上二十分钟就要回车的那些嘈嘈杂杂的游客。在那里呆的时间一长,人就会头痛。那里惟一没有的,就是当地的文化、风土人情。要知道,所有的旅游城市,都有自己文化的一面。他们有自己的文化,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有自己的语言(有别于表演给游客看的那种假文化)。去领受一下,是一件很开眼界,很有意思的事情。当然,如果我们想开这种眼界,我们就要敢于脱离美国文化,脱离美国导游,甚至脱离英文。这就意味着我们要适当地学一些各种各样的语言。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很可怕的事情。(老实说,欧洲人不像美国人那样,只会说英语。很多人都会一些英语。往往只有在小城市,你才会遇到一句英文不说的人。一个人只要说英文,就可以玩欧洲。当然,本地语言说得越少,领受到的东西也就越少。)

对于大人来说,学外语其实是一个很好的防治老年痴呆的办法(见《青春永驻的妙方:学外语》一文)。同时,我们在学外文的时候,孩子就会看着我们在家里学外语,然后就操着这些刚刚学会的语言到那些国家去实际应用。无论我们讲得多么蹩脚,都会给孩子一个学以致用的例子。这样,逐渐地,即便家长不督促孩子学习,孩子们也会慢慢地进入这个自主学习,以学为乐的环境中来。当然,干这事要有耐心。

我觉得孩子最需要的是自由空间。家长大可不必穿梭于绘画班、钢琴班、跳舞班、网球班、空手道班之间。只有放孩子一码,孩子才会有闲,才会有心思去开发自己的爱好。一天到晚忙兮兮的人,是不会去琢磨他们自己想干些什么的。换句话说,一个人首先需要有闲,然后才会去想干什么自己才会获得最大的乐趣。从表面来看,这样做可能会浪费一些孩子的时间,但是从长远来看,孩子们会学到自己规划自己的时间,自己为自己寻找乐趣,寻找职业的能力。(在美国,如果一个人不热爱自己的职业,是不可能把工作做好的。)所以说,这个“牺牲”是值得甚至是必须的。

督促孩子学习的一个误区,就是家长帮助孩子做作业。其实孩子已经在学校里听了一天的课了,好不容易回到家里,绝对不需要什么人把这些陈芝麻、烂谷子再唠叨一遍。孩子做作业,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孩子独立工作的机会。有一些家庭,特别是华人家庭,大人生怕孩子的功课不出色,结果孩子每天一定要等着家长和他们一起做作业,否则不动手。有的家长甚至变相地帮孩子做功课。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上面讲过的作业是让孩子独立工作的机会,家长没有必要帮孩子做作业。如果孩子不会做作业,那说明孩子在课堂上没有听课。解决的方法是要求孩子在课堂上听课。对于那些需要孩子发挥主动性的作业,更需要孩子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来做,而不能由家长代劳。孩子自己写作业,做手工,自然不如和家长一起做做得好,但是作业是让孩子发挥独立思考、独特的创造力和独立完成工作的机会,家长的帮助往往造就孩子懒惰、依赖、以及丧失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个道理,虽然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很多家长做不到。

孩子自己做手工。做多了,就会有兴趣。例如,一个三、四岁的孩子,见到一个STOP牌子。就会问:这个牌子上说的是什么?看到一个商店的OPEN牌子,就问:这个牌子是什么意思。我儿子发现商店的牌子一面是OPEN,另一面是CLOSED。他在学前班的时候,就自己找了一张硬纸,在一面写上OPEN,在另一面写上CLOSED,挂在他的卧室门上。他睡觉的时候,就把牌子翻到CLOSED;醒来以后,就翻到OPEN。没人叫他这么做过。教育最可贵的结果就是孩子在没人要求的时候主动找事情做。当然,有些时候,家长可以促进以下。例如,你可以让孩子帮忙做些事挣一些钱,或者干脆就给他们一些钱,然后让他们算这几十块钱的账。无形之中,他们就把加减法给用熟了。(当然,这里有老大利用他的知识优势骗老二钱的问题。我们家的老大就用一些硬币把老二手里的纸币全给“换”走了。)

我很喜欢看书。在家没事的时候,通常是看书,从来不看电视。有意思的是,我经常发现儿子、女儿没事的时候,也抱着本书看。学校里,儿子在上学前班的时候,只要你登记,老师就会单独辅导孩子读书。我们因为太忙,从来不参加这种活动。所以老师一直觉得我儿子没有阅读水平。但是,到了年末,老师把所有学生都考了一下。她的办法就是找了一些这些孩子们从来没有见过的、比他们的程度高一步的书来让他们读。据老师自己的说法,我儿子居然可以正确地读出一些他根本不可能理解的内容。她惊讶地说他的硬阅读能力(cold reading ability),远远超过那些被她单独指导过的学生。

当然,我们也有意识地教孩子一些知识,但那都是随时随地发生的,而且多半发生在户外(因为我们在家的时候,大多在做自己的事。不太管孩子学习的)。灌输知识其实是一个很不好的教育方法。我就看到过三、四岁的孩子,背诵什么锄禾日当午,简直就是开玩笑。那样的年纪,他们的问题是饭放在桌上不吃,而不是没饭吃,怎么可能了解中国农民之苦。让他们学这些他们不可能理解的内容,除了哗众取宠,没别的用处。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就一定要让他们学习那些他们可以理解的内容。对于大人来看,可能太小儿科了,但是这些小儿科的东西,才可以真正唤起孩子学习的兴趣。只有孩子有兴趣,才会有自己做OPEN/CLOSE的牌子的事情。这种自发的举动,比家长拔苗助长要可贵百倍。这些可贵的品质,是要通过培养,而不能用灌输的方式。至少在美国,孩子的未来,从很大程度上讲,就要看他们能不能自发性地学习、创造;能不能自发性地开发自己的特长;犯了错误(例如选错专业)之后,能不能自发性地重新再选一个。这些品质,对孩子们日后的发展,是会起决定性作用的。值得庆幸的是,一旦孩子尝到学习的甜头,他们就会自己去学习,良性循环也就因此建立,不必家长天天亲自督战。这可能就是古人所谓的“无为而治”吧。

从一个很实际的角度讲,我们大家都很忙,十分需要这种一劳永逸式的教育。

(待续)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